作者/林睿育
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會員、實驗教育學生家長、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
曾任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主任、新北市跑蛙自學團計畫主持人
(以下文字記述2017年農曆過年前,關於跑蛙自學團課程擬訂與自主學習的省思)
我們辦的小小自學團,在第一個學期的結尾,有一個大大的突破;下學期除了從全必修改為全選修之外,開哪些課程、請哪些老師,由所有的大人小孩一起提議,也由所有大人小孩都可以參與、人數各占半數的校務會議票選,決定開課順序。
共識是:以小孩有興趣的課程、或想跟的老師為主。於是投票時,大人會幫不在場的小孩投票,而不是投他自己那一票;或者直接放棄投票,只由小孩們投票。
小孩會不會只投給輕鬆、好玩的選項,不投給困難、辛苦的課程呢?如同《瑟谷傳奇》(新版書名《用自主學習來翻轉教育》)中說的一樣,小孩多數會想挑戰有點辛苦的路。
真的,我也很驚訝。
我們的課程得票數,運動、數學、手作的票數名列前茅,另外英文、閱讀與寫作、科學、烹飪、戲劇緊追在後。
學習口味的平衡就這樣很自然的呈現了。什麼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?大人只要給出空間,小孩就會自己安排好了。
就像健康的身體會有自癒能力,趨向健全的孩子自己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。
(在一個沒有懲罰、沒有獎勵、沒有分數、沒有一定進度、課表也鬆鬆的環境裡學習,孩子們的有機轉型期顯然短很多。)
為什麼大人們願意給孩子這麼大的權力呢?當然是被逼的啊~
經過一學期的嘗試,我們發現不管大人認為這門課有多重要、這位老師有多棒,小孩自己沒有學習動力時,這門課就是浪費。
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,小孩想逃避一定會找到門路,找不到門路也可以坐在教室裡眼神恍惚半癱在椅子上全身軟酥酥。不管小孩找到的是出路還是門路,總之結果就是:爸媽希望孩子學的孩子沒學到還徒增反感,老師在課堂上面對不想學的小孩又辛苦又沒有成就感,爸媽不僅白費心機最嚴重的是白花花的鈔票放水流這個超有感⋯⋯(> O <)~
爸媽希望開某堂課當然不是沒有理由,「XX本來就是學習的基礎」、「將來要出國/升學這個科目很重要」、「這是拓展眼界/心靈成長/豐富人生的重要科目」、「這是一個難得的好老師/課程」⋯⋯總之就是「這些都是為你好」。
但在這些真的出自關心、且可能也完全正確的想法背後,經常還隱藏著恐懼或期待。「可是我希望你學了XX之後將來就可以/不用XXX」、「這科沒有學好將來要XX怎麼辦?」、「沒有學XX以後眼界很狹窄怎麼辦?」、「萬一到了N歲還不會XX怎麼辦?」⋯⋯
怎麼辦?
到他想要/需要的時候他就會開始認真學了,只要真心想學,這時代不管什麼時候要學什麼,管道都多得很。
萬一小孩一輩子都沒有學XX的動力,就表示他真的一點都不需要/想要這個能力,或者總有別的方式取代,可見不學其實真的不會怎麼樣。
小孩因為沒有學XX而變得「不那麼出類拔萃」其實真的不會怎麼樣,我們本來就都只是平凡眾生中的一員,你我當年學這學那結果到今天也還是個凡人哪。
在我們的時代這樣擔心可能是正確的,但到了小孩長大後的那個時代⋯⋯昨天川普不但當選還就職了(真的不是一場夢),未來會怎樣實在沒人說得準啊~
不管多好的好意,對方不想要/不需要的就不叫好意。
好意顧名思義是「為對方好的心意」,但當對方不想要/不需要,就表示你提供的並不會讓對方更好。如果你硬是希望對方接受你的好意,那你只是在滿足自己而已;不管是滿足自己的期待、撫平自己的恐懼、補償自己的失落⋯⋯總之出發點都不是單純的希望對方好。
因此當我們拒絕別人的好意,也不用心懷愧疚或罪惡感。沒有人應該把滿足自己建立在別人的勉強上,人應該有更健康的方式來滿足自己;如果你勉強自己接受對方的好意,就是剝奪了對方找到更好的快樂之路的機會,還餵養了他這種不健康的習性,反而害了他。
所以,鼓起被討厭的勇氣,勇敢地拒絕別人的「好意」吧!
-
過年前得到這樣的結論真是太重要了啊~謝謝自學團的大人小孩帶給我的天啟,辦自學團真是好啊你看看是不是?新的一年,也要快樂又健康的互相拒絕唷!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