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自主學習或進步式教育,Docchi?】

  • 作家相片: 子緹 廖
    子緹 廖
  • 2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在做招生說明會或是參與教育相關的講座活動時,我們總是先釐清瑟谷模式和其他臺灣現行的實驗教育有何不同,希望不論是想接觸瑟谷模式的教育工作者,還是在考慮教育選擇的父母,能夠在短短的兩小時中,抓到「瑟谷是什麼」的概念。


這麼做並不是在比較哪個模式好、哪個模式差,而是清楚闡明瑟谷模式的特色以及目標是什麼?真的是你想走的路嗎?把瑟谷最衝擊大眾認知框架的部分先說出來,能幫大家節省很多時間——真的有人說明會聽到一半,就知道自己跟瑟谷完全不對盤,當機立斷、揚長而去,也是一種放得開啦。當彼此認知的誤差越小,未來合作愉快的機率越大,誰也不用耗費巨大的時間心力去改變誰,對吧?


進入正題,瑟谷模式跟其他臺灣現行的實驗教育有何不同呢?


臺灣比較廣為人知、行之有年的實驗教育,除了華德福與蒙特梭利之外,還有以自由、開放為核心精神的一派學校。若要了解這一派教育理念,不能不提到英國的夏山學校(Summerhill School)。一百多年前由A. S. Neill創辦的夏山,堪稱自由學校(free school)的鼻祖,1960年代美國的教育改革運動(free school movement)中,幾乎所有的另類學校都是以夏山為藍本辦學,影響擴及1990年代臺灣的教育改革運動,當時成立的另類學校如森林小學、種籽實驗小學、全人實驗中學等,都受到夏山學校的啟發,在學校運作政策上採取夏山的做法,比如提供住宿、讓學生擁有部分自治權⋯⋯等。


上述臺灣的實驗教育流派,以及近年許多轉型為實驗學校的公立學校,都是以兒童為中心(child-centered)、改良自十九世紀工業時代學校教育方法的「進步式教育」(註1),大人以兒童的興趣為中心,設計出他們認為更好、更有用的課程與教學法。孩子每天在學校該做什麼、不該做什麼,決定權是在大人手裡;學校裡總是會有一個權威人物,事情大多是這個人說了算。


而瑟谷模式,是由兒童主導(child-led)自己的教育(註2),學生對於自己在學校的生活,擁有完全的自治權。這種沒有既定課程、以自由遊戲與同儕互動為主要學習途徑的教育方式,一般稱為「自主學習」(self-directed learning),自主學習聽起來是個很酷、很現代的東西,但它其實是在學校教育發明之前就存在了,人類在好幾萬年的歷史長流中,都是這麼學習成長(註3)。這就是瑟谷跟其他實驗學校最大的不同,學校中的大人不會幫孩子安排時間表,孩子每天都要決定自己何時要在哪裡跟誰做什麼,就算離群獨處、放空發呆,也是他/她在這裡享有的自由。


通常在說明會講完這個最大的差異後,聽者要嘛大感震驚:這裡竟然沒有給孩子排課!要嘛一頭霧水:沒有上課考試要怎麼學習呢?可能一時之間要消化的資訊太大量(或太衝擊),當我問:「你覺得進步式教育和自主學習能夠在同一個教育現場並行嗎?」大家通常沈默以對。我只有遇過一位迅速確實地回答:「不能。」我馬上給她鼓掌,思路真是清晰敏銳啊!


的確,進步式教育和自主學習,兩種方式只能選一種做,沒有全都要這種事。如果有人跟你說可以並行不悖、這些教育的效果可以全部在孩子身上實現,只有兩種可能:一、這個人對這兩種方式的認識不夠清楚,二、這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,什麼話都說得出來。


進步式教育的核心概念是孩子在某個時間一定要學會某些事物,把孩子教到會是教師的責任;自主學習的核心概念是一個人真正想學的時候,不計要花多少時間精神,磨練自己到滿意為止,學習是個人的責任。這兩種核心概念指向完全不同的方向,延伸出在教育場域中施行的種種「政策」便大相徑庭。當我們告訴孩子,我們給他安排了哪些課程、請了哪些厲害的老師來教,孩子可能會感受到我們對他(在特定某方面)的關注與期待,但不可能會感受到他對自己的教育(或人生)有什麼決定權或責任。


願意在一天中放三分之一的時間(註4)給孩子練習自主生活的大人,在現今的臺灣社會中少之又少,看看瑟谷招生有多困難就知道了。大家都怕讓孩子掌控自己的生活,會造成不可逆的災難性後果,這樣的恐懼深植在我們的文化當中。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成獨立自主、有責任感的人,卻不給他們機會練習,這不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嗎?用孩子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時間,換他成年後身心平衡、沒有缺憾的數十年(註5),在我看來是再划算不過的投資了。


進步式教育和自主學習只能選一個,你會選哪個?



文/沈慶瑜

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



註1:Progressive education,十九世紀晚期開始的西方教育改革運動,以洛克(John Locke)、盧梭(Jean-Jacques Rousseau)的理論為本,發展出各式教學法與學校。參考資料:彼得.格雷《會玩才會學》暢銷修訂版 p. 123(2021,今周刊)、Wikipedia “Progressive education”

註2:參考資料:《瑟谷前傳》p. 114(2023,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)

註3:參考資料: 羅格.布雷格曼《人慈》p. 371(2021,時報出版)

註4:臺灣瑟谷為日校,從上午九點開放到下午六點。

註5:參考資料:彼得.格雷《會玩才會學》暢銷修訂版 p. 132 (2021,今周刊);〈沒有壓力的成功:國際瑟谷校友線上分享會〉(2025,Sudbury Internetional)



廣告來了~


關於瑟谷學校創辦人為何認為瑟谷式的自主學習,才是最符合後工業時代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,只有這本書才能告訴你:丹尼爾.格林伯格(Daniel Greenberg)《瑟谷自主學習》,由香港瑟谷出版,臺灣的朋友欲購此書,請填寫表單。



圖:臺灣瑟谷外出社社員將導遊旗的設計畫在牆上讓大家選



コメント


©2020 by 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