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無聊是件困難的事。剛到瑟谷,許多孩子們忽然擁有天上掉下來的大把自由時間,又沒什麼可依循的架構或大人指導,會像暴發戶般不知所措,過了一段時間認清現實後,只好開始與無聊努力奮戰。
單獨一個人來到瑟谷,沒有朋友的孩子,看起來特別閒晃孤單。
對工作人員來說,要面對的困難,是看到無聊閒晃的孩子、靜靜自己在一旁的孩子(不管手上有沒有自己的事情),要能忍住想去介入的衝動。
例如應A小孩的要求一起玩時,會覺得多點人可能更好,就去邀請B小孩跟我們一起玩;但B小孩可能有自己正在進行的事情,雖然當時願意放下手邊在發展的什麼來加入,過程中我們卻也感受到B小孩覺得這個遊戲無聊,多半還是配合大人的期待來加入的。
事後檢討,我們應該等B小孩自己來加入,那才表示他真的有興趣。也許我們打斷了他的創造生產過程,或跟想像玩遊戲的樂趣。
有些時刻,環境中會出現一個安靜而美麗的角落,我們會在那裡停下來思考、欣賞、感受,但仍不會與團體過於分開。這是一種珍貴的靈性體驗。
感覺無聊是瑟谷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。能自在的跟自己的無聊相處,才是真的自主。「感覺無聊」這件事,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;如果是在營隊裡,五天的營隊時間可能不夠,沒有辦法走完完整的過程。這樣有用嗎?
幾天的營隊和真正的瑟谷學校有很大的不同。但是也許仍可以給參加的小孩一些最初步的感受。
不過越小的孩子本來就越不會無聊,這在營隊中非常明顯,他們的遊戲本能還很強。倒是有些小孩平常被規範得比較多,習慣把自己隱藏起來,在這樣僅僅幾天的自由時間裡,就會花比較多時間獨自躲在電動裡。那是他們能夠感覺獨自掌控自己,又能放鬆、不被他人評價的地方;這樣的孩子會需要比其他小孩多幾天,才能開始進入團體,或找到其他的事情做。
仔細觀察,會發現「經歷無聊」是很有魅力的。孩子們在將要跨越無聊結界之前,你會觀察到他們走來走去、爬上爬下、坐立不安、東遊西晃……看起來似乎有點無聊,但又好像不無聊。他們的內在世界正上演著一個繁複的轉變,你似乎能看到「模構重大調整中」的警示燈閃爍。
我們都認同感受到無聊之後,才會開始想去突破,並且發現想做的事情,但是又會忍不住擔憂,看到孩子的無聊就想出手介入。
對大人來說,扮演一個「認真的老師」、「很厲害的大人」,回應孩子們說出口與未說出口的需求,並且引導、帶領他們認識更多,似乎是應盡的義務,或是如此才能說服家長,「給家長交代」,「盡了責任」。但是大人跟孩子可能都不會覺得有趣。
害怕孩子無聊真是專屬大人的恐懼。我們太習慣去遵循、操控什麼,或是把時間塞滿才能感到安心⸺「我是一個有用的人」。但孩子在所謂的「空白時間」其實忙得很。也許害怕無聊的是我們大人,不是孩子。
減法是很難的事。大人忍著不出手、忍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、忍著讓孩子自己跟自己相處、忍著等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,明白自己想要什麼、不要什麼。
這些如實、自在的能力,需要大人很多的自覺與忍耐;大人成為「忍者」,孩子則成為自己世界的「能者」。要讓孩子的能力有機會展現,陪伴者最難的是忍住的能力。忍著不指導、忍著不評價、忍著不展現自己的能力,忍著自己其實也無事可做的無聊。
最後,瑟谷的大人會驚覺,原來孩子們忙得很,自己才是那個最無聊的傢伙!!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