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在地生產】打電動有什麼可怕?

相信小孩會在自由探索中建立認知自己的界限、相信小孩有他自己獨特的學習歷程,相信大人若以尊重平等的態度看待小孩,所有的興趣都可以是通往智識的道路,小孩會引領自己活成他想要的模樣,並且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
【在地生產】我是為你好

如果父母認定某件事是好的,並且身體力行,讓這個選擇在自己身上呈現出價值;不需要強求,孩子到了適當的時候,很有可能也會自發性的作出跟父母一樣的選擇。因為孩子們會想忠於父母、得到父母的認同。

【母星訊息】說到螢幕時間 Speaking Of Screen Time

身為瑟谷家長,我最喜歡的一件事,便是在學校開放日跟未來可能入學的家庭談話。不久前我們家帶了一場校園導覽,記得那天下午,混雜希望和焦慮的感覺充盈我心。我們已經被說服接受了「非學」(unschooling)的概念,所以我毫不懷疑我的孩子在瑟谷學校會得到極好的教育。

【母星訊息】瑟谷式菁英----向世界展現我們的真實樣貌

傳統教育體系告訴一般學生,他必須碾碎自己的一部份,努力成為一名有生產力的成員,才能在這個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就像所有系統中的絕大多數人一樣,學生被設定是追隨者,他應該認為自己很幸運,在某人領導的計劃中是一個有用的齒輪。

【母星訊息】進步式教育及自主教育(或自主學習)的分別

進步式教育是傳統教育的漸變式延伸,老師把課程和教學法改成他們相信更好和更有用的。 自主教育卻是完全脫離傳統教育,信任孩子會渴求成為有用的人,讓孩子為自己的教育和人生負責。

【母星訊息】瑟谷--一個非常保守的學校

瑟谷學校根本不算教育史上的激進革命。恰恰相反,瑟谷是個非常保守的學校。它只是重現了孩子們被當作真正的人來對待的時光,並把他們想要的和能夠承擔的責任重新放到他們的肩膀上。它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孩子,允許他們追隨自己的興趣,就如早先的孩子們在村子裡一樣。只是現在是整個地球村。

【母星訊息】感謝自由 In Appreciation of Liberty 

自1990年代初以來,根據瑟谷模式的原則,世界各地陸續建立了許多瑟谷學校。這些學校有些為了生存而奮鬥,最終失敗了,但至今,有超過三打的瑟谷學校已經在運作中,還有許多學校處於起步階段。

【母星訊息】啥事都不做的藝術 The Art of Doing Nothing

在瑟谷啥都不做需要很龐大的精力與自制,還有多年經驗。我每年都有進步,當我看到自己和其他人無可避免地在內在矛盾中掙扎時,總是令我愉悅。

【母星訊息】喔,所以你們就像......那樣?

許多人聽過我們對辦學理念的簡要說明後,會若有所悟並試著將它與自己熟悉的事物作連結。以下是幾種最常見的「喔,所以你們就像......那樣?」。

【母星訊息】自由的成果 The Results of Freedom

學習對我來說像是這樣的:一天你跟某人聊到某個話題,另一天你跟另一個人聊到另一個話題,最後你就會學到所有的東西。

【在地生產】這樣就好,做個「夠好」的媽媽就好

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醫師(Donald W. Winnicott,1896-1971)這麼對父母喊話:「你的小孩其實很脆弱,做個夠好的父母就好,不需要去追求完美。」

部落格: Blog2

©2020 by 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